第三期报纸当然不仅仅只有城主的独家采访。
首先引起民众注意的就是桑席的广告。
空置了两期的版面终于被填满了,黑白简笔画把桑席的样貌特征生动地浮现在纸张上。桑席“人物画像”的旁边,是来自于夏尤一拍脑袋随便想出来的“slogan”:“你想要的酒,我全都有。”
这是夏尤和桑席彻夜长谈后探讨的策略,打算将消费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桑席酒品种的多样丰富上。
根据前期不严谨的采访调研可得,桑席酒的顾客尽管大多数仍集中购买其招牌酒——大麦啤酒,但是其他酒类却同样拥有不俗的购买力,其尾端消费的总额实际上能和头部产品占据相当的份额。
夏尤一琢磨,明白了这就是“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简而言之,就是位于需求曲线中非头部位置的部分反而拥有极强的购买力。他们小众、分散、种类繁多,但是一旦把这条需求曲线中长长的尾巴集中起来,就能拥有不输于头部的消费能力。
长尾效应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更为凸显。这个理论的产生实际上也源于互联网带来的繁荣景观。只有拥有了足够便捷的信息扩散与快速的物流,再加上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能力,才能让小众的长尾抵消掉原本过于庞大的“生产成本”,拥有能和大规模头部产品一较高下的能力。
桑席酒厂的酒品虽然很多,但实际上还不足以支撑这种理论的实践。不过桑席是个很聪明的商人,虽然他对营销不甚了解,但却能快速挖掘到盈利的机会。
和夏尤沟通过后,他立马表示酒厂会开始着手研发各种人群适合饮用的酒种,并且对夏尤在三秒内想出的“slogan”表示赞赏,令夏尤感到很舒心。
博加奥城的人第一次接触到广告,就被这种清新脱俗不做作的营销所感动了。有些人出于对叶子报的信任,自然对桑席酒也产生了好感;有人却被激起了好胜心,认为桑席酒根本是胡说八道,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喜欢的酒;还有的人,例如桑席的对家,就在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大骂对方抢先一步刊登了广告……
无论如何,广告确实非常成功,令桑席酒一炮而红,提高销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报纸的名气。
若说广告激起了爱酒人士的狂热的话,那夏尤在报纸最后一页刊登的招聘启事则是真正往一锅热油中倒入了一滴清水。
没错,夏尤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招贤纳士,扩大班底了。
尽管答应城主府的教材实际上才编写到前两个章节,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怕来到异界,夏尤也仍是一心向党,热爱马恩的红旗少年。
更何况,培训周期长、耗费Jing力多,在这缺人的档口,夏尤自然不舍得放着人在课堂上坐着,而是打算带他们亲自外出采写新闻。
萝卜军里头已然冉冉升起了一颗未来的记者之星,除了小猫头外,科尔和另外两名小朋友也分外熟练。加上自己,一共五位导师,阵容强大不说,起码未来能带出至少十名记者!
为了给城主府腾出几个学员位,夏尤这次打算招8个记者,外加几个负责排版的,在报社内上传下达的,还有专门负责未来广告洽谈和设计营销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员工需求岗位达到了将近二十个。
再加上为了极力吸引人才,夏尤给的工资绝对不低,还包了培训实习期间的伙食费,博加奥人看了不可谓不心动。
不过招聘要求也极其严格,不仅要求能熟练地听说读写,还设置了当场将新闻素材编写成稿子的考验。林林总总,夏尤完全是根据他当年入报社的笔试面试现场,做了一个简化版招聘会。
又一次付出了加班费后,夏尤请来了科尔和小猫头一起当考官进行选拔。他盯着自己在三位数和两位数边界反复横跳的存款余额,面容扭曲。
等到报纸登出第三天后,招聘的日子来了。
夏尤心情甚好地拉开院门,却被院外乌泱泱的人群吓了一跳。
人群中,还有街坊领居趁机做起了生意,当街摆卖乌梅汁和小麦饼,并趁空隙朝夏尤抛了个媚眼以示感激。
夏尤实在小看了博加奥城人民对于报纸的狂热。
他原本只做了40个号码牌,还是在奥兰多好说歹说的劝说下加的。此刻,这40个号码牌只能不断循环利用,来达到叫号的目的了。
夏尤还紧急朝隔壁几家租了几条板凳来供人群休息,以防有人站久了体力不支。
他已经不想进院门了,甚至产生了“不如就让科尔和小猫头面完整场算了”的心理,被科尔一个死亡视线盯了回来。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